464 老头子 (第1/2页)
夜幕如墨,华灯初上,归家的路被路灯照得亮堂堂。
车窗外,处处洋溢着新春的热闹劲,成群结队的小孩子玩鞭炮、放烟花,前呼后拥地串门。
不时有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肆意绽放,一派热闹非凡的新春盛景。
哪怕是在窗户紧闭的车厢内,也隐约能听到噼里啪啦的炸响。
余欢稳稳地握着方向盘,逐渐松开油门,放缓车速。
林有容察觉到车速变化,还以为要到目的地了,不禁坐直了身子。
余欢却没有踩刹车,抬手指向一座欧式三层自建房,笑着说道:“看,这是我大伯家,漂亮吧?”
林有容莫名松了口气,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。
欧式风格的建筑线条简洁流畅,米白色的外墙在门头灯的映照下,泛着柔和的光泽,与周围的夜色相互映衬,显得非常典雅。
林有容“嗯”了一声表示赞同,随即又好奇地问道:“是澄澄家里吗?”
“没错。”余欢遥遥望着自家那灯光明亮的窗户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语气里带着几分诙谐,漫谈道:“我大伯是大学教授,平时话不多,可以说是个十足的闷葫芦,只会搞研究,不会搞关系那种。”
林有容轻轻一笑,脑海里浮现出余澄澄的包子脸:“那难怪澄澄成绩那么好,原来是受到了大伯的熏陶。听起来,好像你爷爷一大家子都是老师。”
余欢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就只有我大伯跟我爸是教师,以前条件没那么好,我爷爷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,供不起太多孩子上大学,就把机会给了最会读书的他俩。”
“这样啊。”林有容了然地点点头。
这时,她瞧见车头忽然不紧不慢地右转,缓缓驶进一座两层自建房的前坪,便明白目的地到了。
刹那间,紧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,深吸一口气,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,可心跳却愈发急促。
可以说,哪怕在山呼海啸的舞台上,都远没有这般忐忑。
俗话说三十晚上不熄灯。
微掩着的门扉透出一道明亮的光束,直直地印在了前坪之上,像是在迎接他们的到来。
余欢熄灭引擎,转头看向低头戴口罩的林有容。
敏锐察觉到了她的局促,不禁打趣道:“怎么,都到家门口了,还紧张起来了呀?我爸妈你又不是不认识,我爷爷更是超级和蔼的人,你就放心吧。”
林有容吸了吸鼻子,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,逞强道:“我才不紧张呢,就是……就是有点期待,毕竟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你家过年嘛。”
说着。
她抬手捋了捋耳边的头发,试图用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掩饰内心的局促。
余欢见状,半开玩笑地调侃:“老婆大人,你这小嘴巴现在是硬得很啊!”
“你才嘴巴硬呢!”林有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,当即重重地捶了他的肩膀一记。
余欢皮糙肉厚,只是付之嘿嘿一笑。
他利落地推开车门,一脚迈进新年的夜色里。
本以为会听到大堂传来牌局上的喧闹和谈笑声,然而四周却异常安静,他心里瞬间明白,老余今天破天荒地没约人来家里打牌。
在南方,绝大多数人都不看春晚,大人打牌,小孩放炮,闲不住的人则四处串门,唠唠家常。
余欢绕过车头,脚步不紧不慢,来到副驾驶旁。
轻轻帮林有容拉开车门,等她下车后,又贴心地关上,随后自然而然地牵起她的手。
一边朝家门走去,一边小声说:“放轻松,我都提前跟家里讲好了,今天肯定没外人,就我们一家人。”
林有容微微颔首,轻声应了句:“哦。”
小两口一前一后进大门,林有容顺手轻轻合上了门扉。
一进门,他们下意识地左右张望,只见两扇房门紧闭。
余欢嘴角一勾,笑着说:“他们肯定在后面烧柴火呢。”
说着,便拉着林有容径直往后院走去。
刚踏入院子,一阵熟悉而浑厚的笑声隐隐传来,余欢一下就听出是余松年。
紧接着,余老爷子爽朗的声音也传了过来:“松年,你欢哥都成家了,你可得加把劲!明年抓紧把倩倩娶进门,别让我这把老骨头等太久!”
吴老师的笑声也跟着响起,带着几分打趣:“你爷爷早就说好了,你们这些孙辈结婚,他一人包一万份子钱,要是添了重孙,那就再加一万!”
两人顺着声音望去。
灶屋的门大敞着,暖黄色的灯光从里面涌出来,在院子里铺出一片明亮的区域。
余欢一眼就瞧见余老爷子坐在灶前,往灶膛里添柴。
跳跃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柴禾,将他的脸庞映得红彤彤的,透着十足的精气神。
只听老爷子大声说道:“我可跟村里那些守财奴不一样,我这把年纪了,最大的盼头就是看着你们成家立业,生儿育女。钱放在那又不会下崽,花在你们身上那才叫花得值!”
余松年坐在一旁,手里拿着一把长长的火钳,正有一下没一下地翻搅着灶膛里的东西,瓮声瓮气地打趣道:“爷爷你是有退休金,躺着都能领工资,每个月那钱跟白捡似的,当然和他们那些守财奴不一样咯!”
余欢一眼就知道,灶膛里八成是在烤红薯或者椪柑。
老余和吴老师并排坐在一旁,几个人的注意力都被灶膛里的火苗和谈话吸引住了,丝毫没有察觉到小两口已经走进院子。
余欢见状,松开林有容的手,回过身子朝她竖起手指,放在自己的唇前,比了个‘嘘’的手势,眼里满是促狭的笑意。
林有容立刻心领神会,轻轻点了点头,虽戴着口罩,但弯弯的眉眼也藏不住笑意。
“你这臭小子怎么讲话的,这退休金,也是你爷爷年轻时候辛苦工作挣来的!”吴老师笑着拍了拍余松年宽厚的后背。
余欢猫着腰,蹑手蹑脚地靠近。
他巧妙地绕开众人的视线,至坐在外侧的老余身后,脑袋微微前倾,眼睛往灶膛里瞄去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