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如何在地府当上阎王 (第2/2页)
毕竟和阴间阎王相比,他还是更乐意当阳间的帝王。
不过他觉得重新投胎成帝王的难度怕是很大,还是成为阎王的希望要大一些。
等他百年之后,倒是可以去泰山府找东岳大帝谋求一个阎王当一当。
想来东岳大帝不会拒绝他的要求。
毕竟以他的功德来说,当个阎王完全没问题。
而且,上次天幕播放的泰山封禅视频就有他。
他去泰山封禅,也算是提前和东岳大帝打好关系。
甚至他已经在思考,要不以后多去几次泰山进行封禅,一方面向天地表彰他的功绩,另一方面去东岳大帝跟前混个脸熟。
大唐。
李世民:这世间果真有地府,那上次朕做梦去地府的经历肯定也是真的。
既然后世人都已经研究出怎么在地府当阎王,那就说明后世人已经证明出有地府的存在。
他前不久做了一个怪梦,梦到自己去了阴曹地府,崔判官带着他去见了阎王。
阎王非常给他面子,亲切友好的和他拉家常聊天,并且还给他加了二十年阳寿。
原本他差不多准备离开地府的,可一想到好不容易来一次地府,不好好参观参观地府就回去,那就太亏了。
于是他在崔判官的陪伴下,去地狱看了看。
地狱的场景看得他一惊一乍的,没把他难受死。
当他在崔判官的陪同下,过了奈何桥进了枉死城,突然一下子蜂拥而来众多冤魂厉鬼拦住他的去路,要向他索命。
他哪里见过这种场面,差点没把他吓死。
在崔判官的解释下,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
原来这些索命的厉鬼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,七十二处草寇,众王子,众头目的鬼魂。
都是枉死的冤魂,无收无管,不得超生,又没有钱银盘缠,都是孤寒饿鬼。
只有拿些钱财给这些鬼魂,才能得以脱身。
那个时候,他身上根本就没有钱财,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然后崔判官就给他出了个主意。
阳间有个外号叫胡烧纸,名字叫相良的人,在地府存了十三库金银。
由崔判官来担保,让他立下一个字据,借一库金银给这些冤魂。
最后他借来金银给这些冤魂,并承诺这些冤魂,等他回去后就做法事超度他们,他这才得以脱身顺利回到阳间。
在看到天幕前,他还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有关地府的噩梦,也就没当一回事。
但现在后世人已经证实真的有地府存在,那就说明他之前做的不是噩梦,而是真的去了地府一趟。
既然如此,那就必须兑现梦游地府时的承诺。
他当即就下令做一场法事超度那些冤魂,以免冤魂再找上他。
还有那个烧纸的相良,也需要感谢。
那就建造一座寺庙报答相良吧,就叫大相国寺。
大宋。
包拯:阎罗王?我死后成了地府的阎罗王?
直到此刻,他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,完全搞不清楚状况。
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死后会成为阎罗王,骤然得知这个情况,他脑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还处于一片空白。
片刻之后,他慢慢回过神来,这才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他琢磨了一会儿,大致猜到自己为什么死后会成为阎罗王了。
阎罗王负责阴间的升堂审案。
而他包拯,开封府尹,则负责阳间的判案。
在审理案情时,他不畏权贵,执法严明,深受老百姓赞扬。
可能正是因为他公正判案,获得了莫大的功德,这才得以死后成为阎罗王。
大宋老百姓:快看,我们的包青天是阎罗王。
大宋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,无不欢呼雀跃,竞相燃放鞭炮为包青天庆祝。
在大宋,包青天的正义公正之名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大公无私的包青天深受他们的尊敬。
现在得知包青天死后成为地府判案的阎罗王,他们为包青天感到高兴。
在他们看来,以包青天的铁面无私、公正严明,完全可以胜任阎罗王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包青天成为阎罗王的消息天下皆知,这下子估计会少很多不公之事。
毕竟包青天以后可是阎罗王,你要是想干坏事,等你死后,包青天阎罗王可不会放过你,肯定让你下地狱。
实际情况也确实和老百姓预料的一样。
大宋的很多贪官污吏看到包拯死后成为阎罗王,一个个吓得两腿发软,差点昏死过去。
他们倒是不担心阳间的包拯,毕竟他们做得很隐蔽,根本就不担心被包拯发现。
可他们害怕自己死后被阴间的包拯审判打入十八层地狱。
他们一个个想着是不是要去向包拯自首,以求得到宽大处理,这样或许死后阎罗王可以宽恕他们。
很多有犯罪心思的人一下子也偃旗息鼓,再也不敢违法犯罪了。
毕竟干坏事还有可能不被包拯发现。
但要是干了坏事,等他们死后,成为阎罗王的包拯肯定要把他们打入地狱。
宋仁宗赵祯:包爱卿死后成了掌管地府刑罚的阎罗王?
赵祯眼神复杂的望向一旁的包拯。
他的臣子死后成了阎罗王,让他这个皇帝感觉很怪异。
在生前,他是包拯的君王。
可死后,他得仰望包拯。
这种莫名奇妙的感觉,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不过还好他平时素以宽厚仁慈著称,对包拯也很友善,没有得罪包拯的地方。
想到这里,他渐渐松了口气。
赵祯面对此时的包拯,还能表现得颇为淡定。
但朝堂的大臣可就没有这么淡定了,一个个看向包拯的目光充满了敬畏,甚至有几个大臣脸色惶恐。
一想到之前得罪过包拯,这几个大臣就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。
包拯可是阴间的阎罗王,得罪他不是找死吗?
这几个大臣已经暗下决心,等会散朝之后就亲自去包拯家赔礼道歉。
包拯要是不原谅他们,他们就赖在包拯家里不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