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 (第1/2页)
从红草镇探路之后。
张大山又打电话询问几个在海陆丰公司工作的族人,在对方的指点下,他们一行人又来到了马宫镇的南湖村。
农业种植事业部的办公区域内。
找到了专门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工作的农技办公室,张大山向农技办公室说明来意。
农技办公室负责人朱孝杰听完后,笑着说道:“老哥是想带石洲村合作社使用三季方案?又担心技术和土地承受能力?”
“是的!我们以前没有这样种过,担心农田会承受不了。”张大山点了点头。
朱孝杰一边站起来,一边说道:“不用担心,你们只要按照我们的技术指导,不仅仅农田不会贫瘠,还会变得越来越肥沃。”
他打开后面的铁柜子,从中拿出一份详细的岭南地区三季种植方案。
然后他向众人仔细解答了各种问题。
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解答,张大山等人终于弄明白了情况,也放下悬着的心。
他们决定将那300亩大豆田,改造成为三季田,毕竟这些大豆田的地势比较高,以前作为水稻田的用水比较困难,又属于基本农田,不能随便改为菜地果园。
现在改为三季田,一年可以收一季大豆、一季青储玉米大豆、一季小麦大豆和干草,以目前的市场价格,每亩每年可以营收6000块钱,毛利为4000块钱左右。
虽然还是不太赚钱。
但至少比单纯种植水稻赚钱多了。
就算未来大豆、粮食作物价格下降,只要价格不腰斩,那每亩每年仍然有2000元左右的利润。
而且这种三季种植方案还有大好处,那就是可以培育土壤肥力,如果每三年进行轮耕,将粮田改为菜地,将菜地改为粮田,将可以长期维持土壤的肥力平衡,从而减少肥料的使用。
张大山一行人准备回去开会,和社员讨论推行三季方案。
等他们在马宫镇吃了午餐,再回到石洲村的时候,他们石洲农业合作社下属的300亩大豆已经被割完了,一共收了391860元的海陆丰商票。
下午,外面烈日炎炎。
高温加上高湿,让人的体感非常不好。
石洲村农业合作社的小办公楼内。
张大山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。
听完他的想法,众人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。
其中一个比较刺头的年轻人,第一个站起来:“社长,咱们村就一千多亩田,还不如改为稻基鱼塘,现在埃及鱼更加赚钱。”
“放屁!北陇那片地比最近的河面高了一米多,怎么改?要不你出钱请挖机?”另一个老头敲了敲烟杆。
“呃…”那刺头年轻人一听到出钱,一下子就哑口无言了。
老黄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:“社长的方案还是不够,我认为三季田太少了。”
“还少?”
“你该不会想动菜地吧?”
老黄毫不客气:“不动菜地,怎么动稻田?”
“老黄,你是什么想法?”
“咱们村人口大概1600人,全村耕地1500亩,1000亩是基本农田,400亩菜地,100亩鱼塘,我说得没有错吧?”
张大山脸上非常平静:“老黄,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,别藏着掖着。”
“基本农田动不得,但不代表不能更换。”老黄的小眼睛滴溜转。
“更换?”
张凡反应过来:“老黄你是说,将300亩菜地变成基本农田,再从基本农田之中的稻田,拿出300亩作为鱼塘?”
老黄说出自己的想法:“没有错,反正上面只要保证我们有1000亩基本农田,至于这些基本农田是不是种植水稻,根本不重要。”
其他人此时也恍然大悟。
比起种菜,他们确实更加喜欢养鱼,毕竟种菜的利润不高,而且种菜太费人了。
他们村里面的在册人口是1600人,然而实际上,村里的常住人口只剩下700~800人左右,还都是中老年为主。
种菜的高强度劳动,很多都是没有办法使用机械化设备取代的,比如除草、移植、浇水、打药、采收、出售都是人力支出。
每天起早贪黑的干。
收入却不见得多好。
养鱼的劳动强度比较低,每天还有大把空闲时间来管理农田。
在没有太多年轻劳动力的情况下,石洲农业合作社要发展,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模式,尽可能减少一些没有机械化的种菜品类。
老黄提出的耕地置换,就是为了打破以前水稻田只能种植水稻,不能种植经济作物的事情。
要知道,他们梅陇镇的莲藕种植产业也不错,可惜他们石洲的农田中,水田占比比较低,又基本都是红线内的基本农田,没有办法种植经济作物。
“我同意。”
“我也同意。”
“可以,改为鱼塘的稻田,可以种植莲藕,同时养殖埃及鱼,每户都可以收到上万块钱。”
“是呀!我看这思路不错。”
看到众人都同意了,张大山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得意:“好,既然大家都同意,那我就安排一下。”
来到一面黑板前,这是废弃小学留下来的设施之一,张大山快速用粉笔画了下石洲村的轮廓图,又在上面细划出旱地、水田、鱼塘、河流、村道和居民区。
“靠近南洼地的水稻田全部改为莲藕鱼塘,加上本来就在这附近的鱼塘,一共是400亩,挖出来的泥土,全部填在附近的水稻田上,将这些水稻田改为三季田,一共是1000亩;菜地100亩。”
“老叔,不留菜地吗?”一个张氏的中年人有些不解。
“你小子怎么这么笨?”张大山解释起来:“我们的基本农田以前是怎么利用的?冬季我们种蔬菜呀!”
“也是…”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眉毛。
张大山在黑板上,画出几个安排方案,包括:
春大豆—夏大豆+(青椒、番茄、茄子、辣椒)—冬大豆+冬小麦。
春大豆—夏大豆+夏玉米—冬大豆+(青椒、番茄、茄子、辣椒)。
而那100亩菜地则作为育苗地、自用菜地。
也就是说,以后石洲村不种水稻了。
毕竟大豆、玉米、小麦也是粮食作物,每年只要维持1000亩的粮食种植规模,那就不会触线。
紧接着张大山看向众人说道:“为了发展经济,我还有另一个方案,那就是购买一批喷淋水管,减少大家以后浇水的难题,包括挖掘鱼塘的钱,这些钱都从今年卖大豆的钱出,要赚钱这些投入是必须的,大家不分红一年,给社里购置设备,以后也是方便大家。”
虽然有些人心疼分红,可面对大势所趋的局面,他们也只能随大流。
穷则思变的石洲村农业合作社,迈出了农业结构改革的第一步。
而同样在梅陇镇的新城渔村。
此时也在收割着水稻。
由于今年的水稻受到旱情影响,收割时间比往年晚了十几天。
收割了水稻之后的农田,迅速被跟在后面的拖拉机犁开,翻过来的泥土将水稻根茬和粉碎的水稻秸秆掩埋在土里,深度达到了近15公分。
这些水稻田就通过自然沤肥的方式,发酵半个月左右,到九月初就会种植仙豆大豆,年底可以收割大豆,明年1∽4月份则可以放水养殖埃及塘虱。
眼前这些水稻田已经经过了改造,不仅仅整齐划一,而且周围都是一条条堤坝,形成了一个个大型鱼塘。
当然,考虑到合理安排每一个月的产量,这些稻基鱼塘的种植周期都是分片错开一定的时间。为了避免耽误农时,海陆丰公司的农业种植事业部农技办公室,专门派了一个农技小组在当地进行技术指导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